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单县市元霜科技公司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 暂无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王先生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体育运动技能
新闻中心
体育运动技能
发布时间:2024-11-04        浏览次数:6        返回列表

  为学生建立直观印象,教师可以借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对于不理解之处,学生可以通过对图片的仔细观察来进一步思考,并按照图片展示的内容进行模仿、领会,提高教师讲解效率;图片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利用一些鲜明生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避免了一些枯燥的动作练习,学生的兴趣浓厚,可以提高对练习的积极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图片的展示还可以让学生对某个疑问的环节持续直观地进行仔细反复的观察和领会,进而让学生在建立动作表象的基础上,形成运动感知,进而熟悉动作技能,无形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体育运动技能

  二、制作和展示图片的技巧

  我不怎么会绘图制作自己需要的图片,对常用的图片我只能从网上下载或从教材上扫描和复印,或让优秀的学生示范,我将照片拍下再传到电脑上制作。有时要上公开课,就只能到广告公司定做。但我觉得我们体育老师中有好的资源也可以共享,或教育部门为我们配套制定。有一点很重要,不管用什么方式制作,图片都要求规范清晰。同时还可在图片上附上动作要领。

  展示图片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集体展示、小组展示、个人展示,这要根据课的内容而定,同时教师要注意展示的时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有好的教学效果;要注意图片展示的方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图片的内容;不要把图片放到太阳直射的位置,防止太阳反光。

  图片运用的时机根据教学需要,教师选择一下几个时间段:第一,教师在介绍新动作的时候,可以边讲解边展示图片,结合图片进行讲解;第二,可以在学生自主练习过程中展示一些相关图片,作为学生学练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技能表现形式,并在练习中体会技能要领;第三,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的时候,可以展示图片,结合图片分析动作导致错误的原因,让学生的认知由感性走向理性,从而加深对动作技能的理解。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中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62-03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提出注重提高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在跑、跳、掷等技能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学习兴趣不浓,锻炼积极性不高导致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武术、球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只求动作花哨不追求技术的准确,导致达不到理想的练习效果,等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形成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

  二、研究对象

  男生高二(1)、二(2)、二(3)、二(4)、二(8)、二(9)、二(10)班为实验班,共165人。

  男生高二(5)、二(6)、二(7)、二(11)、二(12)、二(13)为对照班,共135人。

  三、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研究法。

  四、研究过程

  1、“任务驱动法”的涵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 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2、“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预设任务

  运动技术教学目标,首先是以课堂任务的提出来表现。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把所学习的运动技术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之中,使学生通过一步步任务的完成,达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目的。因此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向学生介绍本学期、本阶段、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和动机。这一阶段教师主要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探索兴趣。

  ①任务应具有明确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任务要明确,可以把每一个教学目标和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出总的教学目标。

  案例:高二羽毛球选项班,学习内容是羽毛球直线对练对打,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高远球技术,通过击打出不同落点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具体做法:原地正手击高远球挥拍练习,两人一组相互指导,时间1-2分钟,要求练习过程中注意用正拍面的位置击球;两人直线对练时,以前发球线为基准,画三条间隔为1M宽为10CM的横线,分成四个不同落点的区域,并分别写上60分、80分、95分、100分;要求在击球时达到60分12个、80分

  10个、95分2个为练习合格,95分7个以上为练习良好,100分为优秀。

  ②任务应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运动技术掌握过程中能力的差异,遵循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不同的任务目标,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以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既定的目标。

  案例:篮球原地运球:自选性任务(已经会运球的学生)采用左右换手原地运球;提高性任务(有点会的学生)采用原地高姿运球,加大动作幅度;基本性任务(不会的学生)采用低姿运球,重点关注手接触球的缓冲动作。

  在采用“报数字”的学生喜欢的游戏提高运球技术:自选性任务(会的学生)要求运球时能抬头看教师的手指数;提高性任务(有点会的学生)要求听到“5点”时变成低姿运球;基本性任务(正在学习运球的学生)要求用球撞击地面的声音呼应运球的节奏;经过练习,如果有学生能达到教师的要求,那就可以挑战更难的练习任务。

  ③方式应具有多元性

  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技术可以多种方式实现。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完成任务的方式,以便引导、鼓励学生尝试与运用各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方式,从而在学习中建立起有效的学习策略。

  案例:掌握运球与节奏的教学中,应重点解决在跑动中换手运球的方法。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练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篮球场的边线、中线、底线和弧线,进行多种形式的变向运球练习,体验运球动作与节奏,在此练习的基础上,运用标志物设置各种障碍图案,进行变向运球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很快地就设计出蛇形、圆形、梭形和等腰三角形障碍图案,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而教师侧重分组指导和启发学生观察与思考,并在练习中领悟运球绕障碍的方法和变向换手运球的时机及效果。

  (2)引领学生,解决任务

  引领,亦即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修正和完善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①任务分配的组织策略

  把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让他们几人共同完成,这有助于任务顺利解决。小组人员的分配可按体育素质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分组,也可以按以优带弱分组。小组编排有以下几种:

  教师分配式:教师可以按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性格分组,也可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分到同一组,还可按技能要求分为后卫组、前锋组、中锋组和基础提高组。

  自由选择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时能融洽相处的伙伴,因为他们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与支持,更有利于他们合作完成任务。

  ②“任务驱动”的学习策略

  “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元交流、多元合作,达到共识、共事、共进。为了使教学收到成效,分配的任务要明确,难易适度,尊重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认知能力,弱生能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完成任务。具体可包括:

  专家式任务学习(优生与弱生的组合):有句话叫“能者为师”。这里的“师”在体育分组教学中就是优等生。每个班都有数量不等的体育优等生,在分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给每组都安排一两个优等生,赋予他们“专家”称号,即在学习过程中担当起“师”的角色。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后,由“专家”当带头人,帮助组织本组同学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案例:一节测试课。整队后做好准备活动,教师开始讲述测试要求,并向学生宣布一个决定:“老师决定寻找垫球优秀者,聘请她当小老师协助我考核测试,或者聘请她当师傅指导徒弟练习。”宣布后,学生中想做老师的特别多,学生们兴高采烈自由散开练习。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指导,寻找垫球优秀者。哨声集中,“同学们,刚才自由垫球练习时,有没有按照考核的要求,一次性垫球在60次以上的?”五六只手举了起来。“好,请你们勇敢地站到中间来给全班展示,大家欢迎!”全班学生立即围成一个大圈圈,分两组,每组三个同学同时开始考核测试。在同学们的监督下,6位同学达到了考核优秀要求。“通过刚才的展示,6位同学可以担任小老师考官,小组长负责协助,向体育委员汇报成绩,最后老师看看哪一小组的考核成绩好,合作精神好。”教师把6个人随机地分到各组,让需要辅导的同学自由请教。考核开始了,有的小组按学号开始,有的小组由技术较好的同学开始,有的小组由排尾开始,有的小组先考一次后再轮换,有的学生考核及格还在练习争取更好的成绩。考官们一个个很认真,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还不时提醒动作要领。

  同水平式任务学习(水平相同学生的组合):这种组合,指将同一基础、同一学习能力的同学分到一组来共同配合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分组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基础近似相等,没有优与差的等级差别,相互没有歧视,都站到同一起跑线,从某种角度讲更易合作。

  案例: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式地进行拓展性的变向运球练习时,教师重点介绍三种方法。方法之一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做交叉换位变向运球突破投篮;方法之二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中做攻防变化的运球突破投篮;方法之三是两人一组在行进间中做一传一切的转身变向运球突破投篮。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运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伙伴,进行小组合作性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同时用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因合作伙伴水平相近,学生个个生龙活虎、跃跃欲试,充分展示了个性与能力。

  单干式任务学习(练习时互不干涉,自己独立完成任务):这适合于不易相互合作的项目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任务。如篮球的投篮练习,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在这一节课上每个学生在罚球线投篮练习中至少投进15次以上。跳绳的练习中每1分钟跳150次,中间休息2分钟后再双跳10次。学生接受任务后,可以独自练习。

  (3)积极评价,提高技能

  教师应从自主发展、健康发展、充分发展的角度给予课堂教学全面的概括,对学生的发展做一个过程性的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①鼓励与肯定

  “鼓励、肯定”能带给学生更强的自信,让学生对体育课更感兴趣。在制定评价等级时,设置明确的基础评价点,强调认真听讲,积极练习的比例:优秀---认真听讲,主动练习,动作技能突出,积极合作,相互帮助。良好---认真听讲,主动练习;动作技能掌握好的,可以帮助其他同学。及格---认真听讲,积极练习,努力掌握动作要领。对于这样的等级设置,学生会很快明白:即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差,只要认真听讲、积极练习,也可以达到及格。

  ②让学生参与

  教师可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评价。如“这节课你学得开心、练得尽心?在防守人不动的情况下利用体前变向你能否运球过人?大家的运球技术比以前有进步吗?”“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到什么?你是怎样学习的?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③定量的方式

  通过定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大家为自己的整体表现和技术来评分,超过120分的同学再接再厉,争取更高的分数。”

  2、分析

  ①“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任务驱动法”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积极、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同学、老师交流,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②“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项任务有不同的解决与完成方法。学生在体育课上,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学习动机、兴趣等得到全面发展。

  ③“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体育课上分配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学生就有了明确的练习目标。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完成任务,而不遗余力去做。久而久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课堂质量就会有质的飞跃,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明显提高。

  六、结论

  1、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运动技能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2、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七、建议

  1、任务要适量

  分配任务时要量力而行。同一节课,同一个内容,应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

  2、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一些积极的、消极的表现,并及时加以处理。要让所有学生明白:在体育学习中完成任务是很重要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也是老师所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付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

  [3] 施良方.崔允廓主编《教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李大春主编《中小学体育课程理论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毛振明.学校体育研究,2002

  [6] 余文森.吴刚平 刘良华主编 解读教与学的意义[w].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关键词: 运动技能 教学技能 体育教学现状

  一、背景

  体育新课程改革走过了十余个年头,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技能,却是仁者见仁,众说纷纭。体育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对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广大一线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能力结构。我通过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探讨,结合自身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并查阅相关资料,对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进行研究,谈谈自己的认识。

  什么是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运动技术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肌肉的协调工作能力,是《体育与健身》的四大内容之一,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不可缺少的载体和途径,同时反映了《体育与健身》课程中提出的以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正如体育教师自己所理解的那样,体育教师并非谁都能当,一个合格的体育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这种运动技能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获得,才可以胜任体育教学工作。

  二、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从事体育活动的运动技术。正确的、熟悉的运动技能使学生在运动场上轻松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这些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乐趣的重要源泉。

  2.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有效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通过运动技能教学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经常用来锻炼身体能有效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3.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开展。通过运动技能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多项运动项目的锻炼手段,建立较多运动技能储备,为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运动技能水平的重要性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正己方能正人,身教重于言教”。要教会学生扎实的运动技能,体育教师必须有自己的看家本领,这就是运动技能,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的“本钱”。老教师不能做示范了,但凭借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一样可以把课上好,我认为:老体育教师不能做示范,应该说也是一种遗憾。但这是自然规律,学生可以谅解,且不影响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中青年教师作不了示范、运动技能水平不高,情况就不一样,学生心里就会想:老师自己做的就不怎么样,怎么教我们呀?据某市对中学体育教师在跑、跳、球类等6个大项41个小项中抽取考核内容,被测的150名中学体育教师中,有22人申请缓考,128人参加考核,考核结果为98人获得及格以上等级,占参加人数的76.6%,不及格占考核人数的23.4%,优秀率为零。考核结果公布后,引起众多家长的关注,这充分说明在现阶段必须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技能。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运动技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才会影响、带动学生,才会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真正产生兴趣,才会为学生养成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运动技能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让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真正回归体育课堂教学。

  1.激励体育教师加强锻炼,抑制运动技能过早过快衰退。我国当代体育教师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强健的体魄和一定的运动技能。试想一个体育教师动作示范不规范或做不好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因此,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师独有的专业技能之一,体育教师必须对篮球、足球、排球、体操、武术、田径等专项技术进行掌握,做到动作示范大方,规范,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体育教师展现自我的方式就是体育动作会做,会讲,力求动作规范、舒展大方、潇洒,如果教师自身身体发福、步履沉重、动作迟笨,稍运动就气喘吁吁,则会给受教育者造成极大影响,教师的威望有所下降。所以,体育教师要终身加强身体素质锻炼,强化专业技能,与学生同乐。时至今日,要防止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过早过快衰退,应把运动技能列为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2.多形式、多渠道进行体育教师运动技能、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体育教师运动技能、专业技能水平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教育发展的前途,要根据体育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及应有的运动技能、专业技能要求,制订出实施计划,让广大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更充足的精力充电,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水平。通过“校本培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市区县级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从整体上为提高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搭建发展平台。

  3.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建立竞争机制。体育教学研究范围广,有教学方法、动作技术、学生安全等方面研究。体育教师应结合平时教学,分析体育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用写论文的形式在各期刊及杂志类发表,让体育教师有成就感,市县级领导应组织一些体育竞赛活动。例如,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体育教师技能创新大赛,让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术得到发挥,学校应该建立竞争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各项竞赛活动,让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4.领导重视,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中小学行政领导应该重视学校的体育工作,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挖掘教师潜力,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根据不同年龄层次,采用不同的激励力度和方法,在注重物质奖励的同时,采用精神激励法。例如,目标激励、工作激励、语言感情激励、客观考虑教师晋升职称,建设一支运动技术过硬、知识结构全面的体育师资队伍。

  5.鼓励体育教师“一专”和“多能”。运动技能的“一专”和“多能”是影响体育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所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不可尽数,只有一专似乎不足以应付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但一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要求有一定的训练时间,因此多专又不太可能,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为体育教师的“一专”和“多能”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多学习,多掌握一些运动技能。当然,体育教师要全面发展是相当困难的,青年教师在接受教师教育时,要一专多能,使其让专业技能更上一个台阶。

  综上所述,运动技能是体育这门学科的一个最本质特征,无论是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健康课,还是对于学生的终身体育都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仍要紧紧抓住运动技能教学,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并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心理感受,提高实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牛晓,赵小刚.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J].体育教学,2010(1).

  摘 要 运动技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和身体价值的一种表现,已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结合在一起,成为保持生命活力和提高生存能力的必要手段,今天的学校体育教学也正向这个方面努力。

  关键词 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

  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动作技能的学习占有大部分比重,各种类型的动作技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教育功能且作用突出。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执行和掌握过程,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目的,进而使其参与体育运动成为终身教育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的概念区别

  2000年出版的《体育科学词典》中把“运动技术”的概念定义为:“完成特定的体育活动的方法,或能充分发挥人的身体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运动技能的概念则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从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运动技术是人们在实践中经过多次修正,并在不同阶段具有相对科学性的完成动作的一种方法。运动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客观存在性,即它的存在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不被人们学会之前并不具备个人的特性。运动技能则不一样,它是人经过学习后而掌握了的具有个性化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因此从学习和掌握角度而言,我们应该说:人们学习运动技术,不应说:人们学习运动技能。同理,可以讲“人们掌握某种运动技能”,而不宜说“人们掌握运动技术”。因为在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中,可表现为掌握的不同程度:初步掌握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自动化阶段。前两个阶段只说明学习过运动技术,只有到第三阶段才能算掌握了某种运动项目的技能。由此可见,运动技术只有被人学习,才有可能升华为运动技能,才能把物化的运动技术上升为人格化的运动技能。

  二、 运动技能的划分

  运动学习与控制主要从两方面理解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的分类问题。一方面根据运动技能各自的显著特征进行分类:另一方面根据人执行动作技能时表现水平的高低程度来区分。我们依据三种方法,既以动作任务的组织方式分类、以运动和认知因素的重要程度分类、以执行动作技能中环境变化的可预见性分类,对动作技能的分类进行描述。

  以动作任务的组织方式分类,可将运动技能分为分立技能、序列技能和连续技能三种。其中,分立技能通常情况下持续时间非常短暂且开始和结束的界限分明,如投掷、投篮、击打、踢球、跳跃和接球动作等。序列技能与分立技能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更长的时间完成动作,而且每一个序列动作都是以分立动作开始和结束,如难美项群中的成套或套路动作;跳远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赛车的快速换档动作等。连续技能通常情况下持续若干分钟以上且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具有重复或韵律性质的动作技能,如跑步、游泳、竞走、滑冰和自行车等。

  以运动和认知因素的重要程度分类,可将运动技能分为运动性技能和认知性技能二种。其中,运动性技能的特点是做决定最小化,运动控制最大化,如推铅球、肌肉健美等。认知性技能的特点是做决定最大化,运动控制最小化,如棋类、牌类、教练员决策等。总之,认知性技能要点是“知道做什么”,而运动性技能的要点是“正确地去做”。实际上,纯粹的运动性技能和认知性技能都是不多见的,大多数处于二者之间,这类运动技能的特点是做某些决定的同时控制某些运动,如足球、障碍跑、高山滑雪等。

  以执行动作技能中环境变化的可预见性分类,可将运动技能分为开放式技能和闭锁式技能二种。其中,开放式技能的特点是执行动作的环境的不可预见性,也就是说,执行者难以预见对手的战术动作,以及自己根据对手情况将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动作,如摔跤、柔道、跄拳道、拳击等。闭锁式技能的特点是执行动作的环境的可预见性,如艺术体操、太极拳、短跑等。实际上,纯粹的开式和闭式的运动技能并不多见,绝大多数处于二者之间,只是环境变化的程度不同而已,如保龄球、网球、篮球和足球等。

  三、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技能学习

  体育教学中所涉及的运动技能达到数百个,对不同运动技能所具有的多种风格和特点做出单一的概括和总结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如果将几个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过程之中的特点便立即清晰显现出来。那些复杂的、需要付出较多注意力才能完成的运动技能,例如,蛙泳、网球的发球,跨栏等,在学习时也必须给学生安排较长的学习时间他们才能够掌握,教师通常把这些技能分成几部分,一步一步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地教给学生(分解的方法);相反,那些简单的、需要相对较少注意力就能完成运动技能,例如短跑、篮球双手胸前传球等,教师只要安排较短的时间学生就能学会,而老师们也通常完整地教授这些技能(完整的方法)。这些现象意味什么?这些技能的难度与学习时间、难度与教学方法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关系?这些关系的背后是不是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规律性呢?近期在球类运动教学中,新型“领会教学法”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以往的从分解到完整的球类教学常规程序,用整体教学带动分解教学的教学程序重新设计了像足球、篮球的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现象进一步揭示了运动项目特点与教学方法之间的特殊关系,预示了技能特点与教法之间的规律性。因此,根据运动技能在学生习得过程之中呈现的特点,划归运动技能不同的类属,然后分别地进行专门的研究,已就成为了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宋卫华.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性——论技能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思与行[J].现代阅读.2012(10):100-101.

  摘要:早期的迁移理论对体育教学训练的优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合理的运用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对于促进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提高体育教学训练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迁移理论的基本概述以及迁移理论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本篇文章能够为体育教学训练效果的提高产生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学训练 运动技能迁移 应用 分析

  引语

  体育教学训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运动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让他们能够掌握某一种运动技能。在体育训练的教学中,一些新传授的运动技能往往会受以前掌握运动技能的影响,此种影响即为运动技能迁移。

  1.运动迁移理论的基本概述

  迁移理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的学习、巩固、提高以及改进等活动中,它主要是指某一心态、心境或者动作等转移到另一个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从而产生了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在体育训练教学过程中,各种知识、技术以及技能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而这种联系和影响直接的关系着学生学习知识、技术以及技能的效果。所谓的运动迁移,运动心理学将其定义为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新学技能的影响,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指出,只要是学习者先学知识和后学知识情境之中存在着某些共同要素或者相似的成分,则一定会出现迁移这种现象,当然,这种迁移既可能是有着积极影响的正迁移,也可能是有着阻碍作用的负迁移。

  所谓正迁移主要是指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学的知识、技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新技能的掌握与形成;而与之相反,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学的知识、技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阻碍其新知识、技能的获得便是负迁移。在特定的条件下,正负迁移这两种矛盾的迁移方式是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转化的,并且,这种正负迁移是遵循着一定规律进行转化的。所以,学者们将运动迁移看成是一把双刃剑,体育教学工作者在运用这把双刃剑时一定要扬长避短,把握其转化的规律,尽可能的减少迁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实现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在体育训练教学中,迁移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这便要求体育教师详细的了解并掌握有关迁移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并在其教学和实践中更好的开发和运用迁移规律,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基本能力,力求使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最大程度的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2.运动迁移理论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2.1积极合理的创造迁移的条件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合理的安排教材,出示最佳的教学示例。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中介和载体,它的排列顺序应该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所以,教师应当及时的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将容易发生迁移作用的两种技能有效的衔接起来,将可能产生相互干扰和影响的技能区分开来。最佳的教材程序不仅要充分的反映知识技能的逻辑结构,还体现出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主要原则,注重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努力克服心理定势的影响,有效的实现正迁移。所谓的心理定势,是指在过去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于个体的认识以及处理时起着控制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在体育训练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自信心和紧张程度等影响有效迁移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不仅能够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也能够使负迁移出现在教学中。由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定势的影响,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顺序的内容,积极帮助学生消除不利心理定势的影响,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2.2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迁移的转化

  在体育训练中,身体素质不仅是一切运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动作,还有助于学生最大程度的避免运动伤害,是体育训练中决定成败的重要基础性要素。所以,只有在身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运动迁移才能够得以更好的实现和转化。

  2.3强化基本知识学习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明确的指出,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由此可见,在体育训练教学中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的学习及理解,是实现有效迁移的重要手段。教师们不仅应该教授学生基本的技术、技能,更要注重技术、技能原理的传授,以利于学生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有在体育训练教学中强化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才能够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2.4重视认知程序,创新教学方法

  在体育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采用以鼓励和赞扬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使用具有启发性和诱导性的教学语言及练习,为学生新技能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此外,在学习新技能时,教师应当给学生以足够的练习时间,让学生通过熟能生巧的原理更好的掌握该技能。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够一成不变的使用原有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根据授课的实际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训练的乐趣。

  2.5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状态

  众所周知,学习者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是取得既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运动技能迁移的效应得以产生和实现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训练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运动技能正迁移的有效实现,优化教学结果已经成为当今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3.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不仅应该了解和研究教学内容、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还应该注意把握和遵循运动迁移的有关规律,促进正迁移的发生,以实现体育训练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徐永生,黄波.论体育教学中的技能迁移和定势干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6)

  [2]司昌莉.试论迁移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