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方政府置换隐性债务正在批量行动。
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化债组合拳时,明确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另外,2024年至2026年每年发行2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总计6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值得注意的是,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
以上这些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方案推出后,一周之内,各地迅速有了化债动作。
11月12日以来,河南省、辽宁省大连市、贵州省、江苏省与山东省青岛市先后披露超2240多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计划,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按目前各地区拟发行或已发行额度排列,江苏省、贵州省、河南省、山东省青岛市、辽宁省大连市拟发行或已发行额度分别为1200亿元、476亿元、318.169亿元、142亿元、104亿元。
以目前发行额度排名第一的江苏为例,11月15日,江苏省财政厅在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2024年江苏省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十至十二期)发行文件。
文件显示,江苏省财政厅计划发行1200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期限分别为15年、20年、30年,再融资专项债券计划发行面值均为400亿元,品种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
本批债券11月22日14:00—14:40招标,11月25日开始计息。
江苏省财政厅的发行文件明确,此次专项债募集资金将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从未来偿债年度看,2024年、2025年、2026年、2027年和2028年到期需偿还的政府债务分别占债务余额8%、7%、8%、7%和7%,2028年以后到期需偿还的占63%。
这其实是今年第二波地方政府发债高峰。今年6月19日以来,河南、辽宁等至少26个省份相继发行了特殊新增专项债券,用于存量项目等,被市场认为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目前这一规模超过8400亿元。这意味着今年8000亿元新增专项债券置换隐性债务早已落地,且发债接近尾声。
本轮债务置换完美诠释了“在发展中化债”这一理念。通过化债,以时间换空间,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增强发展动能,意义十分重大:
一是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二是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腾出来,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三是将原本用于化债化险的时间精力腾出来,更多投入到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去。同时,还可以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利好实体经济。
根据银河证券测算,按照每年2万亿元债务置换规模计算,每年可至少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1万亿元,这部分资金无论是直接用于民生相关的财政支出还是投资,均能拉动有效需求回升。财政支出提升1万亿元,预计至少带动GDP增速0.76%。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本轮化债有何影响?通过债务置换释放出的财政空间,地方政府能更灵活地调配资源,支持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如教育、医疗、环保等,从而增强地方经济的内生动力和社会福祉。未来,在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民生福利、提振消费信心、个人收入提高等方面都会产生正面影响。
对资本市场而言,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化债影响最直接的是债券市场,直接利好城投债、信用利差可能进一步收窄,对利率债而言,重点关注债务置换规模对流动性的冲击;对权益资产而言,短期有助于提振风险偏好,实质影响可能更取决于化债之外的配套政策。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化债政策落地后直接或间接利好的行业和公司值得重点关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向:一是基建产业链是化债受益的核心方向,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重点关注工程机械、基础建设、环保、钢铁等行业;二是资源产业将在化债背景下受益,重点关注煤炭、工业金属、水泥、电力等行业;三是化债背景下能够支持房地产项目改善融资环境以支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重点关注装修建材、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服务等相关行业;四是泛消费品行业有望在债务重组政策的间接推动下受益,可长期关注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五是科技和新兴产业为政策扶持重点,重点关注半导体、计算机、电力设备等行业。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光明网、新华财经、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