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诗霏
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经济体居然能拥有与发达经济体相媲美的创新能力,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家就是中国。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创新力排名中位列第11位,较去年上升了一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而在此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先期报告中也显示,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滕·芬克称赞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报告反映了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据测算,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分别达到177.1、155.0、199.7和129.4,分别比上年增长10.4%、5.5%、6.5%和0.4%。在创新环境领域,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所占比重指数比上年增长24.0%;在创新投入领域,每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指数比上年增长14.1%,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创新产出领域,每万名R&D人员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数比上年增长15.6%;在创新成效领域,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比上年增长5.7%。
中国的创新能力,体现在传统商业创新上。休闲零食、潮玩、跳伞等常见的消费场景涌现了不一样的元素,新消费释放着新活力。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创新着,老字号北京稻香村采取了“一店一策”创新经营模式开设新店,在传统手艺上推出了许多新产品,如烤糕点,文创产品等。广州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打通全渠道数据,向用户精准传达价值信息,精准定价,形成了稳定的竞争优势。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正在成为新风尚。中粮·祥云小镇秋季“户外艺术季”原创主题IP活动,以公共艺术为核心,成为艺术表演与公共街区相融合的商业标杆。
中国的创新能力,体现在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的创新上。小红书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方式,成为记录、分享、追求美好生活的社区平台,月活跃用户超过1亿。智能制造领域,智能化的家用设备控制提升了家居科技,优化了空间布局。材料科学领域,复合载荷高温疲劳测试仪突破了复杂矢量解耦的技术难题。航空航天领域,无人系统用到的智能控制力矩陀螺提升了设备环境适应能力。医疗领域,突破了基于双靶优化的CAR-T细胞疗法,实现了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
中国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品牌创新上。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实现了冷鲜肉放置10天依然十分新鲜的技术。海尔冰箱“温湿氧磁多维精准控制家用保鲜电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海尔冰箱主导制定的相关国际标准已被20多个国家采纳,引领全球冰箱产业技术升级。奇瑞汽车与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团队共同打造了“海行云”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平台联通了50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用户和超级工厂,形成了定制生态链。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向奇瑞超级工厂定制一台专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从“千人一车”到“千人千车”的定制销售模式。
中国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国际合作上。在第76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中国展示了5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与发明创意,90多项发明成果来自中国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这些发明成果吸引了多国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家的关注。发明离不开合作,中国的科技发明创新成果致力于转化为国际成果,与世界各地共享。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8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在创新中,中国不再是追随者。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8%,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智能绿色新产品表现亮眼,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些数据说明了中国经济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好提升来源于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彭博社分析预测,中国高科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从2018年的11%增至2026年的19%,加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这一比例到2026年将扩大至23%。
在创新中,中国吸引着不少外企在华加码投资研发中心。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从59.5万人年增加到71.6万人年;中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从1763.6亿元增加到3377.4亿元,增长了91.5%。外媒报道,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的成果都应用在世界各地销售的产品上,中国已渐渐成为全球研发实验室。10月24日,德国宝马与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宝马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出行创新联合研究院”,将聚焦人工智能、V2X车联网技术、固态电池等尖端领域深化合作,宝马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创新力量的合作。
在创新中,中国正在大步迈向现代化。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几十年来,中国从只能从事初级制造发展到如今拥有着世界领先的制造工艺离不开创新。近年来,中国国内知识产权的使用大量增加,在过去5年里,越来越多的“走出去”企业寻求在海外将其创新成果商业化,在国外寻求保护其知识产权的例子也越来越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个个鲜活的创新带动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产业升级正在发生,中国大步迈向现代化的故事正在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