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内核,创新育人方式
伴随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将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贯穿教育过程,帮助青少年更深刻地感知、理解、认同和喜爱传统文化已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现场致欢迎辞,介绍了北外作为国家涉外高素质人才重要培养基地的丰硕成果、以及外研社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广泛传播做出的积极贡献,期待参赛的同学们不断加深对中华思想文化的理解、应用,更坚定文化自信、更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决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丁浩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在线致辞,就大赛作为青少年深入学习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平台进行了解读,期待广大青少年理论联系实际,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
外交部外语专家、中国驻新西兰前大使,“术语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陈明明线上致辞,期待青少年通过传承中华五千年优秀思想文化,坚守中华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学习、贡献力量。
外交部外语专家、中国驻新西兰前大使,“术语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陈明明
大赛承办单位外研在线董事、CEO商其坤阐述了外研在线“用技术赋能外语学习者”、以赛促学促教的举措,而承办本届“术语大赛”就是促进中华思想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的举措。
大赛承办单位外研在线董事、CEO商其坤
诠释文化经典,传承思想精髓
2021年大赛以“中华文化新传人”为主题,秉承“传播中华文化、沟通世界文明”的理念,引导中小学生深入理解与诠释“术语”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激发青少年参与传播中华思想文化的公益心与责任感,推动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大赛自5月中旬启动以来,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7个地级市近2000所学校的中小学生报名参赛。
全国决赛要求选手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中选择一条术语,按各赛项不同要求进行再创作。“声传人”选手们以声明志,将春节、修齐治平、和为贵、仁、忠、勇、孝、礼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术语进行创新演绎,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加深了对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博大内涵的理解。
“声传人”选手现场
“墨传人”选手们以墨传意,选择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见贤思齐,怀远以德”“言必信,行必果”以及“集思广益”“仁者爱人”等术语,以书法形式呈现中华思想文化历久弥新的风采。
“墨传人”比赛作品
“戏传人”选手们以戏动人,通过京剧、昆曲、歌曲及舞蹈等艺术形式,演绎了《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我和我的祖国》《万疆》等经典作品,展现了他们对“尽忠报国” “韵” “爱国如家” “雅乐” “赤子之心”等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理解,再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戏传人”选手作品
选手们精心准备,体现了新时代青少年智慧与才艺兼备的全面素养,获得评委一致好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播音主持系主任翁佳对“声传人”决赛作品所体现的文化魅力、精粹提炼及丰富形式予以肯定,对如何“讲故事”提出建议;中国戏曲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刘婧解释了“戏”的内涵,认为“戏传人”组是以“小手拉大手、大手帮小手”的方式进行思想传承,希望中华思想文化传播能够行稳致远;《中国书画》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杂志社书画院秘书长刘光对“墨传人”组选手进行点评,从技法、修养和审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选手继续在文化舞台书写中国故事。
大赛评委合影
为全方位、立体式促进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外研社、外研在线还通过输出术语系列图书及相关图书、举办U讲堂社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微讲座等举措,从诠释核心内容、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与时俱进地践行文化育人使命。诚如外研社副总编辑、“术语工程”秘书处负责人章思英在大赛闭幕致辞中所言,越来越多青少年兴趣从显性领域向思想、文化等深层领域延伸,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知行合一”,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优秀传人。
外研社副总编辑、“术语工程”秘书处负责人章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