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富强:富强是首要追求目标
现代汉语辞海对富强的解释是(国家)出产丰富,力量强大。国家富强,人民安乐,这是国人的追梦,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关键是走什么样的路才能圆梦?笔者认为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这条路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和检验了的一条富强之路。党的十八大把“富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范畴,是历史的抉择,是社会的共识、人民的共识,谁也否定不了,谁也不能否定。
纵览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国近代百年是屈辱的百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百年,是中国的志士仁人求索救国救民之路的百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算起,旧中国历届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等,据查就有1182个。这1182个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血腥记录,是清朝反动政府卖国投降的历史见证。正是国外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压迫,使得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谋求强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失败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希望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发起戊戌变法,由于没有充分发动群众,也失败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辛亥革命,也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胁迫,同样惨遭失败的命运。近代探索救国救民的尝试都失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的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圆了我们民族百年的救国梦。中国人民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的必然,同样,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说,“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今天,我们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这是一条富强之路,并来之不易,这条路是在毛泽东开创的富强道路的基础上,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党的十七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全面推向前进并创造新辉煌。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按十八大确定的方向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这条富强之路上飞奔。
历史给人以思考。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一条能让中国走向富强、让老百姓的生活富起来、发展起来、幸福起来的路,我们勿用质疑 ,必须充满自信,坚定不移!每个中国人都应树牢这个“富强”价值观!
二论民主:民主是高杨的旗帜
党的十八把“民主”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范畴,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准确认识和把握民主的真正意义。只有搞清民主到底是什么?才能消除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切实解决好诸如“民主有没有普适价值,西方民主模式适合不适合中国,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问题,培树正确的“民主”价值观。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辞海对其定义为:原意指人民的权力。民主用于国家形式,即成为一种国家制度。与“专制”相对立。民主不仅指政体,首先指国体,指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对内实行民主制,对其敌对阶级实行专政。平常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言论自由等民主权利,都从民主的上述含义派生而来。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属上层建筑,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范畴,有其具体的阶级内容和发展过程。在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也就没有“民主”。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也产生了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总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从来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只有具体的阶级的民主。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衡量一个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这就为我们科学认识民主、辨清中西不同民主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民主”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范畴,这是由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国情决定的。只有从具体历史和国情出发,才能认识和理解政治制度的变迁,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民主和西方的民主不一样。中国的民主是与中国人民所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使得广大人民摆脱了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中国的民主制度以及民主实践的立足点和重心是引导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各个层次上参与管理国家的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民主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选择和委托代表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具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民主不仅表现在政治过程的起点之上,也贯穿于社会政治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实现现代化任务艰巨。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广泛的人民民主之路,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的民主又必须是有秩序的,强调集中统一、步调一致的民主。因为,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制度,中国社会才能既有活力又有效率,实现快速、稳定、持久的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于中国人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今的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生机勃勃。现实充分而有力地证明了我国的民主制度是好的,是有生命力的,这就是我们对制度充满自信之所在。当然,不可否认,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不足之处。这就更加需要所有国民自觉自愿地培育、践行正确的“民主”价值观,积极支持党和国家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三论文明:文明是发展的灵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可见,文明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践行“文明”价值观,就要深刻理解文明的内涵,将其内化为国人的核心价值理念。何谓文明?辞海解释为:一指犹言文化,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三指光明,有文采;四指年号。由此可知,文明是个多义词,拥有多重含义。在这里我们从国家层面来理解文明之义。文明就是指国家发展的状态,即国家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也是唯物史观对文明的根本定义。马克思说:“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恩格斯说:“文明时代是学会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在他们看来,文明是物质与文化的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制度建设,最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常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都包含于国家发展的状态之中。文明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纵观中国5000年文明发展史,文明是国家发展的成果。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不是物质与文化产品的简单相加,而是它带给国民的生活状态。它不等同于GDP,而是经济发展赋予人们的进取感与富足感;它不是具体的政治程序,而是人们从政治运行中体验到的安全感与认同感;它不是文化生产本身,而是从文化生产获得的丰富感与生命力;它不是具体的思想道德条文,而是它带给人们的和谐关系;它不等同于青山绿水,而是从良好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舒适感。文明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国民的精神家园,是推动国家发展稳定的精神力量。文明能够让国民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形成强大的国家凝聚力;能够让国民产生深刻的责任感,成为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能够让国民孕育积极的社会心态,塑造和谐的社会关系,有效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党的十八大把“文明”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范畴,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把我国建成文明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追求,也是人民最美好的愿景。国家发展需要精神动力,民族进步需要文明支撑。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腾飞,而且需要在文明建设上创造辉煌。建设文明中国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文明,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精神文明,其灵魂和核心内容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文明中国,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一个共同价值取向,即物质生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缺失也不是社会主义。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创造了经济辉煌,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富裕起来的中国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日益多样多变,在看到主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健康向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生活中不道德、不文明、不健康的现象。我们应该有所警悟:国家富强不能以牺牲道德为代价,生活富裕不能以文明缺失为成本;没有道德和文明的支撑,国民的精神家园就会荒芜,现代化建设必然受到损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国家的软实力和国民的硬素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让文明为中国添彩,是我们每个人应尽之责。
四论和谐:和谐是美好的愿景
何谓“和谐”?《辞海》中解释为协调,就是指存在差别的各种成分可以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指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也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形势,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的十八大把“和谐”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范畴,有其具体的现实背景,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价值观的和谐,人们的价值观存在着不和谐的问题,当今世界价值和价值观冲突现象更加广泛和明显,人类共同呼吁和平和谐。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必然,是对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合理继承和弘扬。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谐。和谐是国家层面价值观中特别富有中华文化基因特色的,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繁盛不衰,崇尚“和谐”价值观是其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集中反映了人们面对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四对关系”时的主张、态度和取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关系日益复杂交错,矛盾冲突也日益纠结缠绕。当前,在培育践行和谐价值观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并维系其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确立诚信、平等、友爱、互助、包容等思想和观念;维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确立集体主义、遵纪守法、遵守公德、维护秩序等思想和观念;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确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文明消费、节约资源等思想和观念;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确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文明消费、节约资源等思想和观念;维系人与自身身心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确立精神健康、心理卫生、心态平和等思想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