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动态
智库视点︱完善语料库 提升中华文化外译质量
2024-11-11 02:23

智库视点︱完善语料库 提升中华文化外译质量

伴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科技成果、文学作品和人文社科类经典著作陆续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同时,对于外译的质量问题也存在着质疑之声。如何客观评估外译成果?如何不断提高翻译质量?我们认为,对外译成果的质量评估需要统一的范式,而语料库翻译学致力于大规模翻译文本的研究,能够直接、客观地对大量的外译文本进行统一的考察,可作为外译质量评估范式之一,而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则为外译质量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01
多角度揭示原文和译文的关系

参考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评估翻译质量:译文与原文的关系;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的关系;翻译文本与译入语社会文化规范的关系。

译文与原文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翻译质量评估的原则,根据传统译论,好的译文应该从话语材料、意义到风格与原文实现最大限度的一致和对等。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外译文本的丰富度和复杂性方面,这一问题须在译文和原文的对比中进行分析。目前我国的外译存在这样的现状,即译者的母语多为汉语,中华文化经典外译对于他们来说是外语翻译,如果说母语翻译是“正向翻译”,是“译入”,那么中华文化外译就是“逆向翻译”,即“译出”,这类译文可能在词汇、句式、篇章衔接等问题上表现出与原文即以母语写作的文本的差异。外译文本与原创文本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异越小,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就越容易,翻译的质量就越高。另外,翻译文本的词汇丰富度和难度越接近原创文本,翻译质量也就越高。外译文本的社会文化期待,在描写译学框架下主要表现为文本的期待规范问题。翻译规范是内化了的规则,是某一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对行为的制约,可分为内部规范和外部规范,内部规范又可分为期待规范和选择规范。期待规范指读者和社会机构制定的翻译政策和对翻译总体性质的期待,分为“陌生化”和“传统化”期待。前者是指译文更多保留原文的规范,为译文读者带来异质性的材料。后者是指期待译文更加贴近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传统,更多融入目的语语境。作为国家工程,外译项目的根本立足点是弘扬中华文化和精神文明成果,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准确、深入地诠释中华文化内核理应是当今外译活动的主旋律,即应该更多体现“陌生化”期待规范的要求。

02
利用语料库进行外译质量评估

利用语料库进行外译质量评估可从以下路径切入:术语、专名翻译;文言文翻译;词汇丰富度、译文难度;衔接;中华文化关键词和民族特有词汇。其中前两点可以考察译文和原文关系,第三点考察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的关系,衔接起来可对译文与原文、原创文本的关系进行综合考量,而最后一点则研究译文的社会文化规范问题。

术语翻译应遵循“单义性”、“单一性”的标准,专有名词翻译应遵循“同名同译”和“回译”的原则。“同名同译”和“回译”要求译入语和源语的专有名词实现一一对应。中华文化外译,原文存在着大量的术语和专名,借助平行语料库和术语库,对术语和专名进行标注和提取,并以某些高频出现的术语和专名为对象,对其翻译对应进行统计,就可以使其翻译对应问题建立在众多语料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之上,研究结论较为可靠。根据术语和专名翻译的标准,一一对应率越高的译文质量也就越值得信赖。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外译过程中面临大量古籍、考据的翻译,其中大部分为文言文。传统的翻译质量研究对文言文的翻译的评判只能以个别词句为对象,未能考察文言文翻译的全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该类翻译研究多以规定性译学为指导,旨在产出某一理论性的结论;另一方面,缺乏分析大规模翻译语料的技术条件。利用语料库,可从两个方面对大规模语料进行标注:篇章层面,标注已有固定译文的某些语段和句群,检索并对比翻译文本与约定俗成的译文的差别,对译者的翻译质量进行评价;词汇层面,标注文言文中高频出现的动词和虚词,统计不同的翻译方案,以此也可管窥该译文中的文言文翻译质量。

词汇丰富度可以通过类符/形符比(TTR)和标准化类符/形符比(STTR)的计算来实现,类符和形符二者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料库词汇的丰富度,类符/形符比越大则说明词汇越丰富;译文难度可以通过词汇密度进行评估。实词在语料库中占的比例称为词汇密度,词汇密度=实词÷总词数×100%。翻译文本中的实词越多,则说明密度越大,传递的信息也越多。实词多则词汇密度偏高,说明该篇章的实词比例较大,因而信息量也较大,难度也相应增加。在这一维度下,可以进行两方面的对比:一是通过翻译文本库与原创文本库的形符/类符比和词汇密度的对比,发现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语言的差距;二是通过各翻译文本子库的形符/类符比和词汇密度的对比,发现各译本之间词汇丰富度和译文难度的差距,从而更好地对外译文本进行客观的质量评估。

从语篇层面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就必然涉及“衔接”。借助语料库手段,我们可进行以下操作:对比原文和译文的衔接手段,考察原文衔接在译文中是否得到完全的传达,分析源语衔接手段的透过效应;对比翻译文本和原创文本衔接手段的使用频次,评判翻译文本的连贯程度是否达到译入语的标准;对比不同翻译文本中衔接手段的使用频次,评判不同译者对译入语语篇连贯的把握。一般认为,翻译文本衔接手段的使用越接近原创文本,则语言质量越高,也就具有更强的读者接受度。

03
中华文化关键词外译方法

针对中华文化关键词、民族特有词汇,借助语料库,我们可进行以下操作:每一个文化关键词、民族特有词汇的文化内核应该是一致的,因此一一对应是这类词汇翻译的理想状态。选定并提取某一个或几个文化关键词、民族特有词汇,考察其原文、译文对应情况,计算对应率,对比各译本中这类词汇的翻译方案,以及各方案所占比例,结合深入研究各个中华文化关键词和民族特有词汇的语义演变层、形象表达层和文化价值层,对其中的误译现象进行提取和分析,评判不同译本对这类词汇的理解程度和翻译质量。

中华文化外译的质量评估更需要一个系统、科学的评估方法。利用语料库,以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理论基础,可以对外译质量进行定量研究。另一方面,外译质量评估也拓宽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范围,它将成为语料库翻译学的又一新领域。就其意义而言,描写译学范式的翻译质量评估将是翻译质量研究的重要变革,该范式将为外译质量评估提供科学的框架,并以此促进外译质量的系统性变化和提升。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俄文版(16WZS011)阶段性成果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智库视点︱完善语料库 提升中华文化外译质量】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gaty.xhstdz.com/quote/78046.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dgaty.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