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动态
热搜照片背后的故事——“兵妈妈”王杰28年如一日,用慈母之爱助力官兵扎根军营、建功立业
2024-11-10 21:16

转自:中国国防报

热搜照片背后的故事——“兵妈妈”王杰28年如一日,用慈母之爱助力官兵扎根军营、建功立业

前段时间,一张照片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照片里,胸前挂满奖章的军人挽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手。这是5月13日,某部一级军士长成守平来到辽宁省凌海市双羊村,为他的“兵妈妈”王杰过生日时拍的照片。

“走过风、走过雨、走过四季,一路不变拥军情。”王杰最自豪的是自己有2700多个“兵儿子”,遍及祖国大江南北。2006年12月,她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表彰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多次受到辽宁省军地表彰。

“只要战士需要,我愿意当‘兵妈妈’”

“小柳,新处的女朋友咋样,她过生日,要记得从网上订束花送给她。”

“小梁,咱为人子女,要理解尊重父母的想法。”

……

每次来到部队,王杰总爱跟战士们“唠叨”几句,就像对自己孩子那样。

1996年,王杰的儿子郭志刚应征入伍,到新疆某部服役。从东北到西北,郭志刚因水土不服、思乡心切,打起了“退堂鼓”。

王杰听说后着急上火,一连给儿子写了好几封信,可效果不佳。情急之下,她乘火车倒汽车,跑了数千公里,去给儿子做思想工作。

知儿莫若母。儿子从小爱看红色影片。王杰就给他讲战斗故事,从配水池战斗、白老虎屯战斗,一直讲到塔山阻击战。那些故事,郭志刚从小听到大,再熟悉不过,但在离家数千公里外的西北军营再次听到,别有滋味在心头。他向母亲保证,一定刻苦训练,在部队大熔炉里淬火成钢。

有了远大的目标,便只顾风雨兼程。第二年,郭志刚一举打破该部军事训练纪录荣立三等功。入伍第三年,又打破纪录,再次荣立三等功。

郭志刚的逆袭,让连队官兵刮目相看。连队党支部决定聘请王杰为“编外指导员”。她不负众望,先后帮连队两名后进战士树起了理想风帆,成了连里的先进典型。

王杰近照。

经媒体报道,王杰的事迹不胫而走,有多支部队向王杰发出邀请。王杰欣然应允:“只要战士需要,我愿意当‘兵妈妈’。”

许下了这份承诺,再苦再难也没变过。那些年,她家生活也不富裕,一家人住在两间房,摆放的是用了很多年的老式家具。即便这样,王杰每年都会饲养10多只羊,到了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就往附近军营送,谁也拦不住。

1999年冬天,王杰的老伴突患重病,让本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可当她看到退伍返乡的儿子,成熟稳重、上进懂事了,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特别是,每次去驻军部队听到战士们热情称呼她为王妈妈,“又浑身充满力量”。

王杰有本拥军日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了2700多个“兵儿子”的出生日期、家庭住址、性格爱好。一只红木箱子,珍藏着2100余封官兵来信和2100余张士兵照片。

“前些年,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到10余封战士来信。”回忆过去,王杰满脸幸福地说,“他们在信中介绍自己在部队的表现,一些不跟家人说的话就爱跟我说。”王杰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给战士回信不过夜。“孩子信任你,把心掏给你,可不能伤了他们的心。”王杰说。

王杰与“兵儿子”成守平合影。

纸短情长。一封封书信,挽回了守边战士李兵的婚姻,消除了战士韩志刚因为父亲被人打伤产生的怒火,抚慰了女兵周颖痛失双亲的心灵创伤……许多战士感受到了慈母般的爱,也让王杰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兵儿子”。

战士徐菲,2岁时母亲去世。当他得知父亲被邻居打成重伤,情绪激动,王杰立即在信中劝阻:“咱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要相信党和政府……”

那段时间恰逢中秋节,王杰为了开导小徐,晚饭也顾不上吃,连着写了几个小时的信。

女儿劝王杰别累着,她却说:“咱不赶紧点,等孩子干出傻事,毁了前程就晚了。”

28年如一日拥军爱军,王杰先后与2700余名“兵儿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的军功章,有王妈妈的一半”

某旅一级军士长成守平,曾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2次荣立二等功。回顾27年的军旅之路,他难掩内心的激动:感恩组织的培养,感谢“王妈妈”的一路陪伴。

初入军营时,成守平身材瘦小,性格散漫,每次起床集合比别人慢半拍,体能训练拖班里后腿,专业成绩全连垫底。

成守平一度打算破罐子破摔。一天,王杰来到连队找他谈心。还没说几句,成守平就冷冰冰地说:“我就是不想在部队干了。”

细心的王杰发现,成守平虽然小毛病不少,但脑瓜子灵活,有股不服输的劲。她便使用激将法:“当逃兵最让人瞧不起,你要是年底考核能达到良好,我就给你庆功。”

一听这话,成守平眼珠子一瞪:“良好算啥,我考个优秀给你瞧瞧!”从那以后,他“啃”教材、练技能,经常熬到半夜。

付出终有回报,成守平在年终专业考核中脱颖而出,总评成绩在同年兵中排第一。

打了翻身仗,成守平有些沾沾自喜。王杰打电话提醒:“人生之路,不怕走得慢,就怕站着看,不能成为龟兔赛跑中的小白兔。”

脚下划出起跑线,每天进步一点点。王杰的话成了成守平座右铭。他凭着持之以恒的韧劲,开启了“小步快跑”模式,专业技能不断精进。没过多久,成守平代表连队参加全旅专业技能比武考核,以绝对优势获得冠军。

驻军部队官兵及文职人员参观王杰饲养的羊。

成守平结婚后,因和妻子两地分居,一度萌生了退伍的想法。得知情况后,王杰语重心长地说:“好苗子更应该在大天地里成长,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好好干,将来媳妇随军了,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王杰一番话,点醒梦中人。从此,成守平更加刻苦训练。

没过多久,成守平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出生,由于妻子一人照顾,不免有些怨言。当时,他感觉亏欠妻子太多,再次动了回家的念头。

王杰利用成守平休息时间,把他叫到家里劝导:“眼前的困难是一时的,挺一挺就过去了,但你要脱下这身军装,可就再也没有机会穿了。”

当晚,成守平把王杰的话告诉了妻子。妻子善解人意,也劝他说:“再苦再难我也能撑得住,你安心在部队好好干!”有了家人的理解支持,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装甲装备、军械装备等修理技术日益精进,先后革新10余项装备器材,出色完成10余次重大军事行动保障任务。

2023年底,在全旅举办的军士成长成才经验交流会上,成守平感慨地说:“我的军功章,有王妈妈的一半。”

1999年12月入伍的赵锐,因体能不好,训练跟不上趟,一直很苦恼。在王杰鼓励下,他慢慢树立起信心。

后来,赵锐想考学,又担心考不上,思想压力比较大。王杰给他卸包袱:“咱考不上本科可以考大专,文化课差可以补啊。”随后,王杰从当地请了一位老师,利用双休日帮助他补课,还制订了“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学习计划。渐渐地,赵锐的学习成绩赶上来了,如愿考上了军校。

2016年,已成长为营职干部的赵锐想转业,可又担心安排不好工作,想转改文职又不了解政策,一时间心里充满了矛盾。王杰帮他分析利弊,鼓励他转改军队文职。穿上孔雀蓝,赵锐更加兢兢业业,去年由正科职提升为副处职。

28年来,王杰始终以一颗慈母之心关爱她的“兵儿子”,激励着他们在军营建功立业。目前,100余名官兵荣立三等功以上表彰,其中19名士兵提干。

“你家的地,我们帮你来耕种”

风雪弥漫,寒冷刺骨。2016年冬,王杰和3名拥军志愿者到某边防连看望慰问凌海籍战士。从县城下车,他们踏着齐膝深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跋涉3个多小时,才走到某边防连。

面对高原反应,战士无一畏惧,可说起家人却泪湿眼眶。

“王妈妈,我爸不小心把左腿摔折了,我妈在广东打工一时回不去……”了解到新兵刘亮亮情况后,王杰立即给儿子郭志刚打去电话:“儿子,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到三台子村跑一趟,刘亮亮他爹腿摔坏了,你先去照顾一下。”末了,王杰还在电话中叮嘱:“去了就整妥当的,别着急回来!”

听到有人照顾父亲,刘亮亮擦掉眼泪,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可唠着唠着,心细的王杰又发现,刘亮亮心里还是藏着事。仔细一盘问,他是担心来年开春家里农田无法耕种。

驻军部队官兵及政府机关人员听王杰讲励志故事。

“这事你不用担心,你家的地,我们帮你来耕种。”回到凌海市,王杰马不停蹄地去了刘亮亮家,和他父亲商量来年种地的事。

“这些年,王妈妈带着她的爱心团队,可没少帮助军烈属,从春种夏锄到秋收……”凌海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王杰在与凌海籍官兵接触时发现,一些军烈属因体弱多病等原因,干不了体力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她决定召集一些拥军志愿者帮助军烈属家种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王杰的想法,得到了凌海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的支持。按照全市军烈属家庭名单,她随双拥办工作人员一道挨家挨户上门填报代耕田地亩数。2016年,王杰牵头成立了爱心团队,并担任军烈属家的“农田管家”。目前,爱心团队成员由最初的21名发展到790余名。

“多亏了这些爱心人士,不然我这2亩多地,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播上种。”前几天,王杰又带领3名拥军志愿者帮助军属李发家种地。

“这些年,爱心团队的拥军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凌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一些退伍老兵年事已高,子女又不在身边,长年过着空巢、独居生活。对此,王杰提议采取“每周探望到人、邻里相望到户、结对帮助到位”的办法,照顾这些老人。

随后,王杰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动员1000多名拥军志愿者与361名空巢、独居的退伍老兵结成“一帮一”“多帮一”的帮扶对子,常态化为这些退伍老兵提供亲情关怀、生活陪伴、心理咨询等服务。

去庄屯村抗美援朝老兵单大爷家,王杰轻车熟路。一进院,她关切地说:“单大爷,要下雨了,快回屋,别感冒了。”

部分部队官兵、文职人员及政府机关人员在王杰家门口拍“全家福”。

“我3个子女都在外地,一年回不来几趟,王杰也70多岁了,还经常来看望我。”一提到王杰,单大爷赞不绝口,一个劲竖大拇指。

“爱心团队经常上门,让不少老兵不再孤独。”退伍老兵吕宝财告诉笔者,王杰和她的爱心团队,利用双休日时间去老人家聊家常,教智能手机使用方法,排解老人心中的寂寞。

“给老兵送精神慰藉是门艺术。”王杰告诉笔者,不少拥军志愿者都是心理医生,他们根据退伍老兵的实际需求,有的是采取电话问候,有的是上门巡访。在探访中,他们对老兵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安全情况、卫生条件、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询问、提醒和评估,对重点情况进行记录汇总,拿出相应对策。

“儿子去世后,怕涂爷爷和涂奶奶因痛苦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王妈妈请来3名心理医生定期看望两位老人,这一陪伴就是小半年。”辽宁省军区锦州第四干休所所长袁明介绍说,去年夏天,王杰专门陪两位老人到当地有名的景区旅游,乐得老两口合不拢嘴。(■姜玉坤  温  金)

本版照片由开伟光摄

(中国国防报 2024年5月28日第三版)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