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动态
了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
2024-11-10 13:51

了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处在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也是最需要救助的群体。我们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救助、安顿和服务措施,从而形成了当代中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2024年6月19日是第十二个全国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

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政策

流浪乞讨人员是“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简称,对他们的救助是我国临时救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我国在2003年颁布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2014年,《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颁布实施;2015年,民政部和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

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原则是什么?如何界定救助对象?

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原则是“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或乞讨状态的人员,包括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和生活无着的乞讨人员。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管理机构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管理机构;对突发急病人员,应当立即通知急救机构进行救治。

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形式是什么?具体的救助内容都有哪些?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形式主要是救助站救助,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寻亲等救助。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6项:

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精神异常、有疑是传染病或明显外伤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6.帮助走失人员寻亲。

四、请你介绍一下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程序

《救助管理办法》和《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一般遵循以下程序:

(一)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自愿原则,当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表达出求助意愿时,救助站才会考虑是否实行救助。求助人员应当向救助站说明求助原因和需求,出示本人身份证件;无法出示身份证件的,应当如实提供本人姓名、身份证件号、户籍地等基本信息。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信息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二)救助站核实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情况。当流浪乞讨人员前来寻求救助时,救助站应当告知求助人员救助对象的范围、救助内容,询问与求助需求有关的情况,并对其个人情况予以登记。有条件的救助站可以通过公安机关核实求助人员身份信息。

(三)救助站决定是否实行救助。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应当在确定符合救助的第一时间安排救助;不属于救助对象的,不予救助并告知其原因和理由。

(四)终止救助。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一般不超过10天。所以,《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规定,受助人员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救助站可以终止救助:

1.无正当理由拒不离站或出院;

2.拒不提供或拒不如实提供家庭信息;

3.违法乱纪、扰乱救助站秩序;

4.其他不符合继续救助的情形;

五、到救助站求助的人员有分类吗?最让救助站为难的是那种人?

从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到救助管理站求助的人员,基本上分为6类:

1.流浪未成年人。2.流浪成年人。3.老、弱、病、残、孤人员。

4.务工不着人员。5.职业乞讨人员。6.“跑站”人员。

这些人数量庞大,甄别困难。前4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事实上的流浪和临时的生活困难,属于政策规定的救助对象,依规依法救助。最让救助站为难的是职业乞讨人员和“跑站”人员。

六、刚才提到职业乞讨人员,那么广大市民在公共场所遇到乞讨人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怎么分辨职业乞讨人员?

职业乞讨人员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一块顽疾,他们在黄金时间和黄金地段乞讨,目的是索要钱财,不劳而获,即影响市容市貌,又欺骗了不明真相的市民。一般具有3个特征:

(一)外表乔装打扮。脸色正常、头发凌乱但并不油腻,衣服干净。

(二)装惨骗取同情。虚构病情、假扮体弱、伪装残疾、携带幼儿。

(三)拒绝救助、只要钱财。这是最明显也是最好分辨的特征。凡在公共场所乞讨、拒绝到救助站救助、只要钱财的,都是职业乞讨人员。广大市民在公共场所遇到乞讨人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告诉对方遇到困难可以到救助站寻求帮助,如对方愿意,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引导、帮助对方到救助站接受救助或拨打救助站救助电话。西双版纳州救助管理站电话:0691-2122135。救助站实行24小时开展站内接待服务,任何时候前往或拨打值班救助电话,都有人服务。

2、遇到携带幼儿的流浪乞讨人员,请拍照留存并拨打110报警电话,您的一时善举,很有可能就拯救了一名被拐儿童。

七、救助站如何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

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困难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西双版纳州救助管理站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工作机制。主要举措包括建立身份快速查询机制、寻亲服务机制和身份查询长效机制。身份快速查询机制主要针对新入站无身份信息人员,利用公安系统人脸识别模块,及时将入站人员信息、走失人员家属提供信息与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累积数据进行比对,快速甄别,提升查询能力和效率。身份查询长效机制针对的是滞留超过1个月的受助人员,及时推送、更新、完善全国救助寻亲网、“头条寻人”、抖音等平台的寻亲信息。跟踪搜集寻亲信息,甄别有用信息

(二)建立滞留人员多元化照料安置渠道。主要举措包括开展站内照料服务、站外托养服务、纳入特困人员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和做好救助保护工作。

八、作为临时救助的重要一环,救助站采取那些措施来保障受助人员的权利和服务质量?

为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益和人格尊严,2018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救助管理站多措并举,扎实有效推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

(一)大力开展救助寻亲服务行动。

(二)持续开展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行动。

建立覆盖全面、协同到位、服务及时的救助管理网络。持续做好极端天气下“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工作。公安、城市管理和民政、卫健等部门协同组织开展街面巡查,发现急病人员及时送医救治,确保不发生冻饿死伤等极端事件。

(三)全力推进源头治理行动。

建立救助人员信息台账。流入地救助管理机构通过书面形式将返乡受助人员信息反馈流出地救助管理机构,与社区进行沟通和协调,由社区参与管控,推进源头治理。

(四)集中开展落户安置行动。

对长期滞留在站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安置申请,安置到公办养老机构(敬老院、福利院),切实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了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dgaty.xhstdz.com/quote/552.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dgaty.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