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锦水河
国人都听说过“自古山东出好汉”的说法,有人解读其原因在于山东人集居的地方多为阳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水土养育出来的儿女就坦坦荡荡、多阳刚之气,武松一样的阳刚须眉、英雄好汉辈出不尽。
那么什么叫做阳处呢?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山之南、城之南、水之北为“阳”;相反,山之北、城之北、水之南则为“阴”。目前,在山东省内的县区级行政单元中,有7个城市的名字里都有“阳”字,而名字里带有“阴”字的城市只有两个。
具体如下:
蒙阴(临沂)
西汉初设县,因在蒙山之阴而得名。
平阴(济南)
因境内地处古东原(今东平)、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平阴县志》中说:禹贡东原底干,而邑在东原之阴,故名平阴。
- 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不过,《平阴县志》的引用有误。据考证,《尚书·禹贡》的正文应该是“大野既猪,东原厎(zhǐ)平”;意思是:大禹治水、开辟了“大野泽”滞洪区,东原地区(位于汶水下游)得到治理。文中,猪通“潴”,厎是致(得到)的意思。当然,这并不妨碍平阴地名的由来。
蒙阴椿树沟
我们再来看看名字中带有阳字的。
济阳(济南)
济阳地处济水之北,故名济阳,1129年设县。
城阳(青岛)
1994年5月设城阳区,因处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海阳(烟台)
地处黄海之北,故名“海阳”。
莱阳(烟台)
莱阳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南,故称莱阳。
宁阳(泰安)
汉高祖于宁山之南置县,故名宁阳。
阳信(滨州)
西汉高祖五年置阳信县,因治所为韩信自燕伐齐屯兵驻地,居古笃马河之阳,由此得名。《武定府志》的记载说:信水之阳也,钩盘河,径县境。至城南十里为信河。
阳谷(聊城)
阳谷镇原名为孟店,北宋景德三年阳谷县治所迁于此地,遂名阳谷。阳谷县始置于隋开皇16年,“取东阿县界阳谷亭为名”。阳谷亭因位于谷山(又称谷城山、黄山,在今平阴县东阿镇驻地北)和谷城(今东阿镇)之间得名,即:谷城山之阳。
除了上面7个名字中带阳字的城市外,新中国建国初期,山东省内还曾有另两个名字带阳字的县,一个是徂阳县、一个是滋阳县。
徂阳县
因位于徂徕山之南而得名,政府驻地在今天的泰安新泰市楼德镇。1952年,原山东泰宁县因为和福建泰宁县重名,而改名为徂阳县。1956年,徂阳县撤销,并入泰安、宁阳、新泰、泗水等县。
临邑(古称漯阴)红坛寺森林公园
滋阳县
是因为位于嵫山之阳而得名。1948年7月实行城乡分治时,城区称兖州市,农村称滋阳县。1948年12月,市县合并、称滋阳县。建国后,1958年滋阳县并入曲阜县。1962年1月,滋阳与曲阜分治,滋阳县改称兖州县。
无独有偶,早先年间,也有一个县名的名字里带有“阴”字的,“漯阴”。
德州的临邑县,春秋时属齐地,邑名为犁,因位于古漯水之南,故又名漯阴。而“临邑”的县名则是侨置(州郡沦陷后,居民前往别地居住,地名仍用旧名)。